发布时间:2025-02-22 10:31:57    次浏览
去年我到纽约大学访学。福特汉姆大学法学院的明克胜教授在唐人街请访学的中国教授吃饭。他不仅了解美国法学教育问题,也关注中国法学教育现状,去年还发表过以“潮起潮落的中国法学教育”为题的论文。席间我和明教授开玩笑说:“各国法学界对美国法学教育赞不绝口,口服心服愿以你们为师。就连法学教育传统深厚的德国,他们的律师这些年都跑到美国来读LLM(一年制的法学进阶课程,相当于硕士学位)。我们的东亚邻居韩国和日本干脆另起炉灶,法学院采用了美国式的学士后法学教育模式。但是,据我观察,这两个国家的法学教育改革前景不容乐观。中国大陆地区尽管有近700家法学院,在校法科生40多万,但数量的繁荣难以掩盖法学教育泡沫即将破灭的事实,因为法律专业就业多年来一直垫底。看来美国法学院是风景独好啊。”明克胜笑着说:“你这是忽悠我们。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美国法学院和中国法律院校是一对难兄难弟。”我表示愿闻其详,他向我介绍了最近几年美国法学院面临的巨大压力:“这两年法学院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当然,你所访问的纽约大学法学院这样排名前十位的还能维持现状,但其余法学院都在准备过冬,而排名靠后的日子更加难过,有的甚至熬不下去了。”我说:“记得2010年我在华盛顿法学院教课,美国教授和我得意地说因为经济危机,更多学生申请读法学院等待未来的好日子,这样一来,法学院的日子更加好过了。怎么没过几年就由盛转衰了?”明克胜说:“说到底是个信心问题,当年上法学院的学生寄希望于未来,但2011级法科生毕业9个月后,只有一半学生找到和法律有关的全职工作,在大律所就业的很少。要知道法科生几乎都是靠贷款读书,毕业时的平均债务10万美元。找不到好工作,法科生靠什么还贷呢?这样,美国学生不再把读法学院作为理性选择。从你访学美国的那一年开始,JD(法学博士)的申请数量下降了将近四成。这样,美国法学院面临空前的财政困难。”我问他法学院有何应对之策。他说出路不外乎开源节流这一招数。所谓节流,就是压缩各种费用,因为有的法学院招生数量越来越少,法学院学费收入减少使得各项开支捉襟见肘;而开源就是想办法扩大生源。扩展有内外两条线,内线旨在扩招JD,薄利多销,上规模出效益,不能因为学费昂贵吓跑学生。有的法学院开始降低学费。当然,减学费这招并不一定总是奏效。这种情况下美国法学院更加看重外线作战的创收能力了;所谓外线就是吸引外国学生,中国学生已经成为美国法学院的最重要留学生市场。美国法学院LLM学生的数量十年间增长了65%,在有些法学院,大陆学生占LLM的一半。有的法学院决定对来自中国的LLM申请者照单全收,有的向中国法学院承诺团购,送来一定数量的中国学生后可以享受学费七折优惠。最近,到中国精英法学院宣传LLM项目的美国法学院如过江之鲫。明克胜对中国家长及学生对美国法学院LLM项目的盲目追捧很不以为然,因为LLM并不是为中国学生设计的,他认为美国法学院应当根据中国学生及用人单位的需要量身打造收费合理的相关项目。目前看美国法学院并没有把中国学生视为平等的消费者。毋庸讳言,中国家长对于留学并无深刻思考,给人以“钱多人傻”的印象。